加密
加密是對資訊進行加密(將純文本轉換為密文),以便未經授權的人員無法訪問它。如果加密形式的數據丟失或被盜,則洩露的風險最小,因為攻擊者將沒有解密密鑰。
在公司中,加密可以保護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和專有技術,以及客戶、員工和業務合作夥伴的個人數據。
所有這些都可能被攻擊者或竊賊貨幣化或濫用。
數據加密是在線安全的一部分
通過 Internet 傳輸資料時(例如,訪問網站時),可以通過 HTTPS 協定進行通信。此協定使用 TLS/SSL 協定對通信進行加密。這可確保敏感資訊(如登錄或付款詳細資訊)在傳輸過程中得到加密和保護。
某些電子郵件服務還支援數據傳輸加密(例如,使用 TLS/SSL)或端到端加密,這在您發送敏感資訊時非常有用。
全盤加密 用於保護設備上存儲的數據。如果設備丟失或被盜,此措施有助於保護磁碟上的數據內容。
備份數據時也會使用加密。如果有人獲得了備份訪問許可權,他們只能使用正確的密鑰讀取它們。
敏感數據可以儲存在加密儲存上,例如外部加密驅動器或具有高級加密機制的雲存儲。
為什麼要使用加密?
對於普通使用者,加密可以提供多種好處,尤其是在安全性和保護敏感資訊方面。以下是加密對普通使用者的一些主要好處:
•加密可保護個人資訊(如密碼、銀行詳細資訊和其他敏感資訊)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從而有助於保護用戶的隱私。
•加密可降低在進行在線交易(如購物、支付或銀行業務)時數據被盜的風險。
•使用加密電子郵件通信可以保護電子郵件內容免受未經授權的人員的侵害。當使用者連接到公共Wi-Fi網路時,加密可以防止攻擊者監控和攔截正在傳輸的數據,從而增強連接的安全性。
•計算機和行動電話等設備上的磁碟加密 可以保護數據,即使設備丟失或被盜也是如此。
•使用雲存儲時,加密可保護上傳的數據免受服務提供者或第三方未經授權的訪問。
•加密可以作為對 勒索軟體的有效防禦。加密通信工具(例如加密聊天)可降低通信內容被濫用的風險。
選定的數據加密方法
靜態數據加密
全盤加密 - 整個磁碟會自動加密,因此使用者無法控制檔是否以加密方式存儲。但是,必須考慮加密的更高硬體和時間要求。
檔或資料夾等級加密 - 使用者僅選擇並加密他們想要保護的數據。單個資料夾或文件始終使用可用於再次解密的單個金鑰進行加密。加密比全盤加密更快,並且硬體要求更低。
傳輸中的數據加密
端到端加密 (E2E) — 這是一種僅在終端設備上加密和解密資訊的方法。這保證了所傳輸數據的機密性,並消除了在調解通信的伺服器上被攔截或處理的風險。它通常結合對稱和非對稱加密或使用 Diffie-Hellman 密鑰交換。
用戶端到伺服器加密 (C2S) — 一種方法,其中僅對通信通過其的伺服器加密消息,但數據在用戶端和伺服器之間以未加密的方式運行。這種形式的通信加密並不是最安全的,因為它可以被攻擊者竊聽。
為什麼要加密公司數據?
加密為員工的個人資訊、財務數據、商業秘密和戰略計劃提供了一層保護。這有助於防止未經授權訪問和濫用這些數據。
許多行業都制定了要求保護敏感資訊的法律標準和法規。加密可以幫助企業遵守這些標準,並將罰款或法律問題的風險降至最低。
加密有助於在公司內部或外部出現設備丟失或安全漏洞時防止數據非法訪問或洩露。因此,加密還可以防範內部威脅,例如員工進行未經授權的訪問。
敏感信息的洩露會嚴重損害公司的聲譽。數據加密有助於建立值得信賴的企業形象,並表明公司積極關注其數據和客戶的安全性。
加密和法規
當今許多法規和法律也要求或推薦加密,包括 GDPR、NIS2、PCI-DSS、HIPAA、SOX 和 GLBA。如果個人數據得到適當加密,則數據洩露不太可能被視為合規性失敗。
許多法規和法律也要求加密
如何保護數據加密?
保護數據加密需要結合技術措施、策略管理和員工培訓。以下是您可以採取的保護企業數據加密的步驟:
•創建包含數據加密的清晰全面的安全策略。定義將加密哪些數據、使用什麼方法以及誰將訪問解密的數據。
•使用 VPN(虛擬專用網路)安全地遠端連接到網路,並在傳輸敏感資訊時加密電子郵件。
•對電腦、筆記型電腦和行動電話等設備使用 磁碟加密 。磁碟加密可保護設備上存儲的數據,並提供一層安全保護,即使丟失或被盜也是如此。
•如果您使用雲服務,請確保提供者支援靜態和傳輸中的數據加密。
•加密金鑰管理是加密過程的基本要素。確保加密金鑰的安全存儲和管理。定期更新它們並監控它們的使用方式。
•實施 多因素身份驗證 (2FA) 以訪問敏感系統和數據。即使密碼已洩露,這也會提供額外的保護層。
•定期監控加密數據並進行審計。回應異常活動或事件。
•確保員工熟悉與加密相關的安全程式。培訓 應包括加密的重要性和安全處理加密數據的程式。
•使加密軟體和系統保持最新狀態。定期備份加密數據,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在關鍵問題或其他事件期間丟失數據的風險。
加密類型
對稱加密使用單個金鑰進行加密和解密,通信各方必須知道該密鑰。
非對稱加密使用一對金鑰:公鑰(郵件的接收者不需要知道)和私鑰(寄件者不知道)。因此,非對稱加密允許進行機密通信、身份驗證和寄件人識別。數位證書可以驗證公鑰的真實性。
推薦的對稱加密演算法
•進階加密標準 (AES) - 金鑰長度:128、192 和256位
•Twofish - 金鑰長度:128 至 256 位
•山茶花—鑰匙長度:128、192 和256位
•Serpent - 金鑰長度:128、192 和256位
•SNOW 2.0、SNOW 3G - 金鑰長度:128、256 位
(來源:NUCIB,2022 年)
Diffie-Hellman 金鑰交換 (D-H)
一種通過公共通道安全地交換加密密鑰的方法。它是在密碼學中實現公鑰交換的首批協議和實際示例之一。
RSA (Rivest-Shamir-Adleman)
第一種演算法適用於加密和電子簽名(將經過驗證的數位簽名附加到數據訊息)。